测评|这是离马丁最近的一次吗?TYMA泰玛TD28

吉他情报局

2021年01月16日 15:03 阅读 2468

4K版本|b站搜索吉他情报局



国产品牌这两年集体走高,颇有造车新势力的气势!不过要走的远,产品还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几个月前我们做过一期TYMA品牌2.0工艺的面单产品测评,当时就非常期待他们能够出全单,最近我们收到了采用他们最新工艺制作,复刻马丁D28的TYMA 28系列,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款产品有没有潜力成为平民马丁?




01「品牌」


复刻是抄袭嘛?大家可以在留言中说说你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这个很难去直接说明白。在中国的工业体系里面,花最少的时间做出相似的产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逆向研发。


拿汽车制造举例,早期的哈佛逆向研发三菱、吉利逆向丰田、比亚迪逆向大众还有红旗逆向马自达。日本早期的工业也是这样的,雷克萨斯早起就是逆向复刻奔驰S级来学习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国情,学习行业最好的榜样其实也不丢脸。



这个发展历程拿到吉他行业也是一样的,美国手工琴Collings、日本品牌Headway、华人品牌Eastman他们有着和马丁同体系下的产品,马丁的D桶、芬达的ST琴型、泰勒的GA桶也都是行业的财富。





和一味模仿不同,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得有自己的见解和沉淀,纯粹整个外观想挣快钱的结果可想而知,看看众泰和陆风就知道了。





行业要发展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来看看手上这只TYMA 2.0工业时代的全单产品,有没有给出一份好答卷。



02「配置」


TD28/TF28,41/40寸,D桶/OM桶,原声售价5999元、电箱款6999元。



碳化过的北美西缇卡云杉面板、印度玫瑰木的背侧版、印度乌木指板,音梁是北美西缇卡密纹云杉木,官方说法是都自然存放5、6年以上,3A的级别,原材料从国际一线的供应商购买。



热处理的面板、碳化的加工也是在国外经过专门的处理再发回国内的,与国内大部分表面炭化、轻度碳化不一样,碳化的工艺相对比较成熟,大家可以看到面部有点类似红松、或者弹了好几年老琴的颜色,木材这部分诚意十足。



从琴头旋钮到尾钉,28系列都按着马丁D28来复刻的,做工上非常精细,漆面、指板的打磨细腻,同时28系列继承了泰玛的柄桶分离接柄、双V音梁、面板共振加强、手感优化技术的工艺,琴颈适合亚洲人的手型,手感不错,12品弦距在2.2mm。




电箱版本搭载了FISHMAN的(PRO-MAT-El2)顶级双模拾音器,电箱版本比原声款贵了1000块,对于以往电声款只加200-400元的泰玛来说,对这款产品也是寄予厚望。



上周我们发了一个「听力训练」测试大家能不能在这只TYMA TD28和马丁D28之间听出差别,识别出哪只是马丁,在发出视频的24小时里面我们收到了85条评论和14条弹幕,85条评论中有15个同学喜欢A、26个同学喜欢B,14条弹幕中有4人喜欢A、8人喜欢B,那么我们来看看A和B到底是什么琴吧?(答案在视频)




03「声音」


 试听在视频 03:40-07:09,建议带耳机听赏。



04「感受」


各位在盲听过程中有没有猜对对应的型号呢,在录音之前我们特里换上了马丁的全新琴弦来保证两者客观条件一致,实际出厂的时候TYMA是搭配Elixir,可以保证在线下和仓库都不易生锈,用户的体验更好。


在录音的环节中泰玛的TD28和马丁D28的声音相似度非常高,这个是让人惊喜的!琴体的震动充分,有那种高端琴拥有的油润感了。马丁D28录音起来会更均衡,TYMA的低音更多,量感上不相伯仲,不过质还可以再紧一些,D28的木头味更纯正,录音的均衡表现略强于TD28,如果不看琴头logo几乎分辨不出两者的区别。



半个月前TYMA的联合创始人邀请我一起去了趟北京,邀请一些做唱片的大咖、乐手对吉他进行评价、探讨,和交流他们在专业录音棚中的需求。


其中有民谣独立音乐人,也有独立制琴师,还有南京李先生、赵雷、花粥和邵帅的制作人。因为我一直全程在参与,所以他们这种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作为媒体拍摄了一些记录的东西,接下来几天会一起更新,大家可以期待下!




05「尾巴」


我们喜欢的声音究竟是好吉他的声音,还是历史长河中无数音乐人的音乐?当然是后者!


过去的100多年,马丁、吉普森、芬达和无数音乐人一起共同成长,他们的声音被烙印在黑胶、CD、磁带、数字媒介,被记录在时代里。



国产吉他的天花板绝对不是什么讲究性价比的普通雅马哈,而是需要陪音乐人共同成长、共同发声。吉他品牌需要成长,国内的音乐人也需要成长,他们需要相互成就,就像马丁之于克莱普顿、芬达之于吉米亨德里克斯、IBZ之于史蒂夫·范,国外的年轻品牌像PRS与John Mayer、泰勒和Taylor Swift一直都在成就音乐人的路上。



很可惜的是像这样的发展趋势大部分的国内品牌其实还没有意识到,讲究性价比和赚快钱永远都是主旋律。


好啦,少研究器材,多和音乐做朋友!咱们下期再见啦!